1、背景: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類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生活方式相關疾病的產生,據調查,全國現有1.6億高血壓患者,90%的人對血壓水平不了解,95%的人對自己的心腦血管系統健康情況不清楚,60%的人缺乏定期檢查和保養,每年300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動脈硬化是與這些疾病聯系在一起的主要并發癥,它能導致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等一系列重大疾病。
2、 測評意義:科學化、人性化
近年來隨著對血管病變的深入認識,逐漸意識到血管壁病變以及其發生發展所致的管腔病變才是心肌梗死、中風等各種心血管并發癥的基礎。只有對血管病變進行早期檢測、早期發現和合理干預才能從根本上降低其致殘和致死率。
外周動脈疾病已被列為冠心病的等危因素,患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的病人,其未來心肌梗死的危險增加4倍,腦卒中危險增加2-3倍。因此,通過早期檢查發現尚未出現癥狀的外周動脈疾病患者,及早干預,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顯得尤為重要。
3、用什么指標可以反映動脈硬化情況?
在2005年召開的衛生部十年百項“血管病變早期檢測技術推廣”會上,血管機能參數PWV,ABI已被列為中國血管病變早期檢測標準指標。
PWV——檢測的臨床意義:動脈硬化的早期診斷;心腦血管疾病的預后判斷;心腦血管藥物療效的評價;指導新藥的研制開發。選取baPWV(踝臂的血管機能參數),雖不是最權威的全身主動脈,頸動脈、股動脈部位的PWV,但與其相關系數達到0.98。
ABI——(ankle-brachial pressure index)即踝臂指數,是踝部收縮壓值與上臂部收縮壓值的比,主要反映身體外周動脈阻塞情況。ABI可用于篩查外周動脈疾病或監測治療措施的療效。
4、用何種方法進行檢查最為科學可靠?
壓力震蕩法測量各部位PWV,無創、簡便、快捷、易操作,且與多普勒法測的結果相關良好。動脈硬化是累及全身的病變,因此,整體干預血管病變的策略才是降低各種心血管事件和改善患者遠期預后的根本措施。采用無創傷技術測量上述兩個指標與創傷的檢查結果高度一致,并且成本低,方法簡便易行,重復性好,并可對嚴重程度分級。
濟南市全民健身中心引進德國產動脈硬化檢測儀,可檢測ABI踝臂指數、baPWV(踝臂脈搏波傳導速度)、cfPWV(頸股動脈脈搏波傳導速度)和判斷健康狀況的其他重要指標,能夠反映血管僵硬程度,診斷心率失常,判斷動脈的彈性狀況以及四肢動脈硬化情況,對心血管系統的風險評估具有實際意義,適用于動脈血管硬化的早期篩查。整個檢測只需短短兩分鐘即可完成,無需任何前期準備,整個過程安全、準確、無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