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全民健身 助力文明創建 共建美麗泉城
濟南市全民健身中心為文明城市創建添動力
濟南市全民健身中心以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體育振奮人心、凝聚力量、優化環境、提升文明、引領風尚的職能作用,倡導在全民健身中傳遞“我運動、我文明、我快樂”的體育正能量,號召廣大市民群眾加入到全民健身中來,為廣大人民群眾搭建參與全民健身活動和提高身體素質的平臺,為市民群眾參與全民健身和改善體質狀況搭建平臺,為全面創建文明城市增添動力。
窗口服務樹立文明
引導一線場館服務人員牢固樹立“人人都是文明窗口、人人代表城市形象”的意識,自覺加強文明道德修養,讓市民群眾從窗口服務中感受文明魅力。一是以爭當“文明職工”、創建“文明科室”等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強化職業道德培訓,引導干部職工立足本職,感恩社會,奉獻群眾,深入開展陽光服務、便民服務、微笑服務等系列活動。二是實施首問負責制、AB角工作制、限時辦結制、公開承諾制等機制模式,公開服務標準、服務程序、服務規范,全面提升優質服務水平,塑造行業文明設立意見建議簿,開通服務監督熱線,強化服務監督,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三是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考核評價機制,明確服務標準,規范服務流程,改進服務方式,教育引導工作人員切實增強履行崗位職責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服務市民群眾的能力和水平,以文明的言行、禮儀的舉止,服務群眾,傳播文明。
立足崗位塑造文明
緊密聯系崗位實際,把場館開放、健身培訓、體質監測等各項工作與文明創建工作緊密結合,積極采取措施,傳播健康文明的全民健身生活方式,助推文明城市創建。一是大力開展全民健身公益活動。相繼推出了“體質監測大篷車‘六進’”公益活動、“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泉城健身大講堂”、“全民健身日、泉城動起來”等內容豐富的常態化的群眾體育健身公益活動。二是舉辦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瑜伽、跆拳道等參與面廣、示范性強群眾體育賽事。借比賽之力強全民之體,使競技角逐的體育賽場成為全民共享的盛會,讓普通百姓熱愛體育、參與體育,讓更多人成為“體育人”,讓普通百姓在體育賽場上盡情演繹各自的精彩。三是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引領科學健身風尚。以獲評國家級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站為契機,著力構建面向基層、覆蓋全市、功能多元的國民體質監測網絡,在全國首創動態體質監測模式,不斷拓展動態體質監測服務項目,使更多的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運動健身服務和體育惠民大餐。
體育文化傳播文明
圍繞增強群眾文明素質,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濟南市全民健身中心積極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深入城鄉基層開展全民健身宣傳教育,普及體育健身文化知識,提高體育健身應用技能,營造良好的體育健身環境和輿論氛圍,充分發揮體育健身文化在文明城市創建中的功能和作用。濟南市全民健身中心組織編寫了5套體育健身科普讀物,組建了專家顧問團,定期組織體育科普巡回講座報告會,直接面向市民群眾宣傳科學健身理念,講授科學健身知識和方法,提高市民體育文化素養,引導市民群眾積極參與體育健身,倡導建立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塑造積極健康的社會價值觀和大眾人生觀。綜合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各類媒體,深入城鄉社區和基層企事業單位等,積極進行全民健身宣傳教育,大力傳播科學健身理念,讓健康體育走進千家萬戶,幫助群眾提升體育健身素養,營造崇尚體育健身的社會風尚,引導更多的市民群眾參與到全民健身活動中來,進一步營造有利于群眾運動健身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充分發揮中心網站的文化傳播作用,設立信息發布、健身論壇、在線指導、遠程講堂等版塊,為市民提供及時便捷的健身服務。濟南市全民健身中心已經累計開展體育文化宣傳活動200余場次,開辦40余期科普講座報告會和運動健身輔導班,免費向市民發放體育科普讀物8萬余冊,受到基層群眾的熱烈歡迎。
志愿服務弘揚文明
依托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這一平臺載體,定期組織社會體育指導員、教練員、裁判員參加理論學習、業務培訓等活動,不斷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積極倡導社會體育指導員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晨晚練活動站點,充分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在開展體育健身活動中的示范指導骨干作用,指導市民掌握正確的健身方法和知識,推廣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出全國首個常態化“社會體育指導員公益服務崗亭”,義務向市民群眾推廣全民健身項目,服務崗亭開設以來,已經吸引100余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參加,開辦了1560課時公益健身指導課,參與的市民群眾超過6000人次,得到廣大市民的熱烈歡迎,已經成為普及科學健身、弘揚志愿精神、引領文明風尚的重要平臺。
創新宣傳倡導文明
為進一步營造文明城市創建氛圍,增強群眾創建意識,濟南市全民健身中心創新宣傳形式,讓文明觀念潛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一是在中心經十路主干道一側打造百米文明創建宣傳長廊,為中心和城市增添了濃厚的文明創建氣息,同時展示濟南市全民健身中心文明單位形象。二是設置“講文明、樹新風”文明創建宣傳欄,及時刊登文明創建工作,通過公示欄、櫥窗、多媒體顯示屏、網站、LED顯示屏、手機短信等刊登文明創建公益廣告,制作公益廣告牌,營造濃厚的文明創建氛圍。三是固化“道德講堂”陣地,深入挖掘典型、精心設計環節、創新開展形式,使道德講堂成為傳承文明、推動文明創建工作的新載體,
體育惠民共享文明
全民健身事業是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組成部分,是建設文明城市的重要內容,對于提高人民群眾文明程度、身體素質和幸福指數,構建和揩社會,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2009年10月正式啟用以來,濟南市全民健身中心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共享的發展原則,圍繞提高群眾身體素質、完善政府公共服務體系、服務和諧社會建設,努力適應基層群眾實際需求,積極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實行健身廣場所有項目全部免費開放、室內項目公益性低價收費的管理辦法,日均接待健身市民3300余人次,每年舉辦各類健身活動70余場次,免費向群眾發放科普手冊2萬余冊,為6萬名市民提供公益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每年受益群眾達到120余萬人次。獲得“國家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國家級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站”、“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個人”、“全省國民體質監測先進單位”、“全省體育系統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全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