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濟南市體育局在龍奧大廈召開全市體育產業工作大會。會議通報了《關于明確體育產業發展目標制定實施計劃的通知》,歷下區體育局、歷城區體育局、章丘區教體局分別就做好高危險性體育經營項目檢查、體育產業引導項目監管和體育產業專項統計等做了經驗介紹,各區縣體育主管部門就完成2025年體育產業發展目標進行了交流發言。市體育局副巡視員馬明在講話中,對《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實質做了解讀,就當前、今年和長遠的重點工作做了部署,闡述了“深化體制改革”和“融合跨界發展”兩條工作主線。
“把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作為根本目標”,既與“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一脈相承,又具有新的時代意義。去年8月,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體出席了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習近平同志在會上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并首次提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大健康”理念。會議審議通過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進一步突出了體育對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賦予廣大體育工作者新的歷史責任。
“推動體育產業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在建設健康中國、改善民生、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等諸多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促進作用。2015年,濟南市委確定“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的發展總目標;今年4月,市政府印發了“十大千億產業振興計劃”,都制定了符合我市實際的經濟發展措施,促進經濟發展業已成為體育部門新的政治任務。為此,各級體育部門要從經濟運行的角度抓體育,要像抓“金牌”一樣抓產業,積極擔當使命,促進體育消費增長。
我們還要結合濟南的情況分析研究。首先要明確概念,5萬億是總規模,不是增加值。其次要看清形勢,“加快發展體育產業”是國務院自上而下推動的工作,5萬億的目標出臺以來,各地省、市兩級政府依次推進,山東省確定了6千億目標;作為我省2個體育產業核心城市之一,我們的發展目標是1千億,占全省總規模的六分之一,這個目標充分體現了市政府發展體育產業的決心。最后要堅定信心,認真閱讀各級、各部門與體育產業相關的政策文件,以及我市產業發展政策實施細則會發現:體育產業領域空間廣闊、大有作為,產業扶持政策細致“實惠”、具有很強可操作性,可以說越研究越振奮。同時,如果對1千億目標進行分解,每年的增長率約為18.3%,并非遙不可及;考慮到全國新一輪產業變革機遇、考慮到全民對“大健康”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考慮到“省會戰略”實施和我市完善的產業配套政策,只要我們能夠抓住重點有所作為,就一定可以按期、保質實現目標。
?。ㄒ唬┘涌焱晟企w育產業統計體系
把統計作為第一重點任務,統計是一項自下而上的工作,大量數據采集、校核任務在區縣,去年章丘區聯合工商、民政部門進行企業名錄庫建設,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障了基礎數據真實、完整,實現了工作方法創新。今年,各區、縣體育部門要抽調精干力量專人負責統計,做到主要領導常調度、分管領導靠上抓,結合“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積極協調工商、稅務等部門做好轄區內統計工作。市體育局將及時調整體育產業引導政策,在行業內營造了解統計工作、支持統計工作的良好氛圍。
?。ǘ┚闹贫w育產業發展計劃
國務院46號文件印發以來,山東省政府、濟南市政府先后在2015年、2016年制定了加快體育產業發展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和方案。濟南的《實施方案》確定了5項重點任務,從“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擴大體育市場需求”、“夯實產業發展基礎”、“促進融合跨界發展”、“提升市場供給質量”等方面做了部署安排,這5項任務內容全面、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對我們抓好落實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同時,在落實《實施方案》方面,我們還有大量制度建設方面的工作需要及時跟進,如:由市直部門參加的聯系會議制度,由各區、縣體育主管部門參與的聯系點制度,以及剛才重點提到的統計體系建設等。
發展體育產業是一項系統工程,自上而下逐年推進,層層細化、層層壓實?,F在,2017年已經過了一多半,可能多數區、縣還沒有著手制定抓好落實的工作計劃。做工作計劃不是紙上談兵,各區、縣的計劃是整個推進體系中最“接地氣”的關鍵環節。對此,請各區縣體育主管部門將這項任務列為今年下半年的工作重點,認真研究政策,深入開展調研,積極溝通區級職能部門,及時向區、縣政府匯報,確保年底前完成。
?。ㄈ┲鲃臃阵w育產業企業發展
服務企業發展是一項長期工作。一方面我們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簡政放權,減少微觀事務管理;另一方面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抓好頂層設計,注重提供精準服務。既要“減少微觀管理”又要“提供精準服務”,看似矛盾,卻是考驗我們的行政能力和態度。
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是體育事業的“三駕馬車”,是互相促進、互為因果的關系。近幾年,濟南的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工作水平不斷取得新進步、新成績,這與體育彩票銷量逐年遞增有著密切聯系,體彩作為體育產業的一個行業,在募集公益金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同時,體育產業發展也離不開群眾體育培育的廣大消費群體,離不開競技體育打造的賽事項目和體育“明星”。當前,隨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政府職能逐步向著“政事分開、政社分開、管辦分離”轉變,更多的群體活動將由社會承辦,更多的競技運動員將由社會培養,我們現在抓體育產業工作,就是為“三駕馬車”齊頭并進、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融合發展”是發展體育產業的主題、主線,是實現我市1千億發展目標的工作措施和方法,也是當前各行業、各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體育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正在加速深化,諸多房地產、建材、傳媒、金融等行業的企業已經涉足體育項目經營,諸多制造業企業已向健身服務業成功轉型,他們為體育事業帶來了新的生機、注入了大量社會資本,我們既要在下步拓展企業規模中積極、熱情做好招商引資,又要結合實際給予體育、政策方面的專業指導,使轄區內的體育產業企業越來越多,使本地企業越做越強。濟南發展體育產業的《實施方案》中,對“融合跨界發展”做了專項闡述,體育+旅游、體育+教育、大健康等項目日益成為投資領域熱點,各區、縣應發揮本地各類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精心謀劃,做好體育產業融合發展文章,推動體育產業成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